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急性与慢性的不同 “信号”
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急性与慢性的不同 “信号”
阑尾炎,作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常常在人们毫无防备时 “登场”。许多人因腹痛前往医院就诊,才最终确诊为阑尾炎。阑尾炎依据病情发展进程,主要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种类型,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临床表现。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
急性阑尾炎:急腹症中的 “常客”
在外科各类急腹症里,急性阑尾炎堪称 “头号选手”。转移性右下腹痛以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是急性阑尾炎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不过,急性阑尾炎的病情犹如六月的天气,变化多端,令人难以捉摸。
大多数患者起病时,往往先是感觉上腹部或脐周疼痛,这种疼痛起初较为模糊,位置不固定,仿佛是身体在发出一种不太明确的 “警报”。但随着时间推移,通常在数小时后,疼痛会逐渐转移并固定到右下腹,这就像是疾病找到了自己的 “攻击目标”。同时,患者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就好像身体在努力将体内的 “异物” 排出。在进行身体检查时,医生按压患者右下腹阑尾区,会发现明显压痛,若此时突然抬手,患者还会感到更为剧烈的疼痛,这就是所谓的反跳痛。
另外,多数急性阑尾炎病人的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会显著增高,这是身体免疫系统在 “奋起反抗” 疾病入侵的标志。通过血常规检查,医生能够从这些数据中捕捉到疾病的蛛丝马迹。
急性阑尾炎又细分为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是阑尾炎病情相对较轻的阶段,阑尾仅有轻度充血、肿胀,炎症主要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患者的症状也相对不太严重,腹痛程度相对较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时,阑尾肿胀更为明显,表面有脓性渗出物,炎症已累及阑尾全层,此时患者腹痛加剧,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阑尾因严重缺血发生坏死,甚至穿孔,导致炎症扩散至腹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腹痛剧烈,还可能出现高热、寒战、脉搏加快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情十分危急。阑尾周围脓肿是在阑尾炎症逐渐局限化后,大网膜等组织将阑尾包裹,形成脓肿,患者右下腹可触及明显肿块,伴有压痛。
慢性阑尾炎:急性炎症的 “遗留问题”
慢性阑尾炎,其实是阑尾在经历急性炎症消退后,遗留下来的一系列慢性病变。此时的阑尾,管壁会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变得狭窄甚至闭塞,阑尾形态也可能发生扭曲,并且与周围组织粘连在一起。
曾经有过急性阑尾炎发作病史的患者,是慢性阑尾炎的 “高危人群”。这类患者常常会感觉到右下腹疼痛,不过部分患者的疼痛并不强烈,仅仅表现为隐痛或者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这种疼痛可能会时轻时重,在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情况下,疼痛可能会更加明显。与急性阑尾炎相比,慢性阑尾炎的症状相对缓和,但它却如同隐藏在身体里的一颗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各种因素再次引发急性发作。
了解了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的这些临床表现,当身体出现类似症状时,我们就能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能够尽早诊断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