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忽视治疗,隐患丛生
胆囊结石:忽视治疗,隐患丛生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攀升,如今已在胆石病中占据主导地位。胆囊结石是一种在胆囊内部产生的病症,别看它“藏” 在胆囊里,却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它如同胆囊里的 “捣乱分子”,常常阻碍胆汁的正常分泌,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进程。当胆囊结石逐渐增大,胆囊的功能便会受到严重影响,慢慢下降,甚至最终导致胆囊丧失正常分泌胆汁的功能,出现萎缩现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
结石医师指出,胆囊结石若不加以治疗,会引发多种棘手的疾病:
阻塞性黄疸:胆囊结石有时会在自行移动或药物作用下“跑” 进胆总管,从而引发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症。一旦结石在胆总管内嵌顿,情况就会变得十分危急。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的胆绞痛,仿佛有一把刀在腹部绞动,疼痛难忍。同时,还会伴有畏寒、发热的症状,身体仿佛被冰火两重天侵袭。更为严重的是,全身会逐渐出现黄染现象,皮肤和巩膜变成黄色,这是因为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所致。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还可能引发化脓性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发作常常与胆囊结石有关。有时,当患者体位转动,或者进食了油腻性食物后,胆囊会进行收缩,试图将胆汁排出。然而,此时结石可能会趁机阻塞胆囊管,就像河道被巨石堵住一样,胆汁无法顺畅流出,从而引发急性胆囊炎。患者会感到强烈的胆绞痛,胆囊也会因为胆汁淤积而积脓。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胆囊甚至会发生坏死、穿孔,胆汁流入腹腔,引发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这种情况十分危险,患者可能会陷入休克状态,生命垂危。
胆囊萎缩:随着胆囊结石不断变大,胆汁的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胆汁中的胆固醇无法正常排出,逐渐在胆囊内积聚,最终充满整个胆囊内部空间。长此以往,胆囊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慢慢就会形成胆囊萎缩。胆囊一旦萎缩,其储存和浓缩胆汁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进一步影响消化功能,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结石性胰腺炎:胆石性胰腺炎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常常表现为出血或坏死性胰腺炎。许多临床病例显示,胆囊结石合并胰腺炎的患者,在切除胆囊后,胰腺炎往往不再复发。这充分表明,胆石病与胰腺炎的发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当胆囊结石移动到胆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处,阻塞了胰液的排出通道,胰液就会在胰腺内积聚,激活胰酶,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引发胰腺炎。这种胰腺炎病情凶险,治疗难度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健康风险。
胆囊结石看似只是胆囊内的小问题,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引发的这些并发症个个都不容小觑。因此,一旦发现患有胆囊结石,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治疗,以免遭受更多疾病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