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首页 > 眼科 > 斜视

斜视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12-29

  大家应该都知道斜视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因此很多人患有斜视,会影响他们的形象和身体健康。斜视患者通常是因为眼位不正,他们看物体时经常会出现头歪隐斜的症状。外斜视患者,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者疲劳的作用下,才会出现偏正的现象。下面让我们跟随上海宏康医院医生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斜视常见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

  斜视的临床表现有:

  1.内斜视

  眼位向内偏斜。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儿童,患儿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

  2.外斜视

  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劳走神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还表现为,在强烈的太阳光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3.上、下斜视

  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比内斜视和外斜视少见,上下斜视常伴有头部歪斜,即代偿头位。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治疗斜视,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方法。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减弱)或缩短(增强)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肌肉。轻度斜视可以戴棱镜来矫治。正位视训练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

  2.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佳。眼位能否长期保持稳定、立体视能否建立仍需定期随访。

  斜视的症状有哪些呢

  1.调节学说

  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联系的,一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集合。常常由于调节—集合反射过强,其内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趋向,而形成共同性内斜视。近视眼看近目标时少用或不用调节,集合力同时减弱,因此其内直肌的张力减低,有时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视。

  2.双眼反射学说

  双眼单视是条件反射,是依靠融合功能来完成,是后天获得的。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两眼视力不同,一眼视力受到明显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妨碍了双眼单视的功能,就会产生一种眼位分离状态,即斜视。

  3.解剖学说

  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眼眶的发育、眶内筋膜结构的异常等,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4.遗传学说

  临床上常见在同一家族中有许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视,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朋友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我院特别开设医生在线咨询服务,由正规医生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给予专业的个性化的指导意见,提供专业治疗方案,并为您的病情保密。


上一篇:斜视疾病的手术治疗偏方 下一篇:儿童斜视发生后如何治疗
预约须知:
1、网络预约优先就诊,节省排队时间;
2、预约成功后我院医生将与您联系,安排及确认详细就诊时间。